聚焦首届智慧农业博览会|德国农业装备如何深耕中国市场

发表时间:2024-04-25

4月25日,首届智慧农业博览会展厅入口处东侧,两台全进口大型青储收获机和联合收割机引人瞩目,它们来自欧洲最大农机生产商德国科乐收公司。

一道多谷物收获割台长达9.3米,车身前后长达12米,高大的身躯加上四五百万的身价,让不少来智博会参观的农户望而生畏。不过,科乐收此次展出并不是卖设备,而是重在推介自己独有的技术。

聚焦首届智慧农业博览会

“我们在高密投资了科乐收农业机械(山东)有限责任公司,不少德国技术都用到了国内收获机生产中。如科乐收独有的切纵轴流脱粒分离技术,拿到高密工厂生产的两款机型上,价格分别降到了40万和120万元,更加适用于国内的规模化种植。”科乐收农业机械贸易(北京)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区销售经理李洪峰告诉记者。

科乐收收获机独有的切纵轴流脱粒分离技术,有何优势?其他收获机械一般采用揉搓技术收粮,而科乐收农机则是通过一排排梳刷将成熟的籽粒拍打下来,这样不仅便于回收,还能避免籽粒受损,其间的两个滚筒还易于在收割干湿作物时快速调整。“科乐收的减损率在0.8%,远低于我国减损率2%的标准要求。”李洪峰说。

此外,4D清选技术可确保联合收割机在凹凸不平的田地中均匀筛选粮食,避免遇到斜坡粮食堆积到低处;过桥角度调节技术,更容易收获倒伏作物。一项项技术的传入促进了新品的开发,快速提高着科乐收在国内农机行业中的市场份额。

当天,另一家德国在华独资企业同样备受青睐。在雷肯农业机械(青岛)有限公司展厅,一台智能除草机迎来一批批参观者的咨询。公司农技农艺经理靳维军不断解说着产品的性能,回答参观者的疑问。

“我们这台除草机主要用在有机农业种植中,就是用物理锄草方式代替化学农药灭草。设备上方有识别器,只要出苗高于2厘米后,就可清晰分辨苗与草。”靳维军指着展厅里的六行除草机说,它的时速在8公里以上,可24小时不间断作业,还可以根据地形安装30行的除草犁。

谈起在中国的发展,因年均增长都在10%以上,靳维军概括为:“稳步发展”。“2008年时我们开始在中国销售德国设备,那时候都是从德国原装进口。从2014年开始,我们的青岛公司正式开始组装农机装备,动力驱动耙、混合悬挂式液压翻转犁、苗床整地机等近20多种设备产在中国,卖在中国。”靳维军说。

靳维军告诉记者,公司产品在全球农机界都是引领性的。像复合式精量播种机,集合了动力驱动耙、精量播种机、苗床整地机等多套设备技术,播种时驱动耙等于为种子搭建了“席梦思床”,一平方米内的田地里播种量误差上下不多于一粒;播种后苗床整地机再帮种子盖一层舒服的“海面被”。

北京蕾茜纳环保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是德国LECHLER公司农业喷头的中国总代理。公司市场宣传策划经理高舜宇对产品优势了然于胸。他拨动正在一个大型鱼缸内模拟喷雾的喷头说,“这是防风喷头,你看喷头两侧多了两个进气孔,这样就可以利用水包气泡结构,大液泡包有很多小气泡,防止被风水泡,植保时雾化效果更好,可以减少90%以上的雾滴飘失,节约20—30%的农药。”

“我们的喷头采用不对称扇面结构,可以提高植保穿透性,喷洒更均匀,叶面底部也能够喷洒到农药。质量标准在欧洲排名首位。”高舜宇说。